中央空调的安装工艺,安装质量一直是影响使用效果重要的因素。而作为家装中的一项隐蔽工程,工艺和质量都非常依赖于安装施工人员的手艺和责任心。这就导致了各种安装不到位,工艺不合格等等问题的产生。
桥架式管路支撑架,正是出于对规范施工人员安装手艺、责任心为目的,而研发的。主要用于中央空调、新风系统等管路的安装连接。具有安装布管快速、结构牢固、管线分离、美观等优点。主要解决传统的管路安装方法过于依赖人工安装水平、安装不牢固、不美观、安装流程复杂、耗时长、安装不牢固的问题。
和传统的丝杆吊装工艺相比。桥架式管路支撑架通过模块化的安装组件,大大减少现场施工对于安装人员的依赖,让施工不再受“手艺、师傅责任心…”人为因素的制约,规范了管路吊装的标准。
同时由于模块可以提前制作好,在施工现场可以直接组装使用。也大大缩减了施工工期,为赶装修进度的客户节约了不少的时间。
而且模块化的组件在安装牢固性,支撑性方面都优于传统的工艺做法。这样的好处就是让安装更加牢固,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震动,噪音。
这并不是什么非常重大的发明,但工艺的进步,规范的升级却正是这些小发明小创造所带来的。
美景舒适家的空调管路吊装工艺的发展目前已经有10多年,经历了很多个版本。主要的版本有四代:
|
美观度 |
运行噪音 |
钻孔量 |
线路干扰 |
依赖人工 |
施工时长 |
1.0版 |
☆☆☆ |
☆☆ |
☆☆ |
☆☆ |
☆☆ |
☆☆☆ |
2.0版 |
☆☆☆ |
☆☆☆ |
☆☆☆ |
☆☆☆ |
☆☆ |
☆☆ |
3.0版 |
☆☆☆☆ |
☆☆☆☆ |
☆☆ |
☆☆☆☆ |
☆☆☆☆ |
☆☆☆ |
4.0版 |
☆☆☆☆☆ |
☆☆☆☆ |
☆☆☆☆ |
☆☆☆☆ |
☆☆☆☆ |
☆☆☆☆☆ |
1.0版 丝杆吊装(2011年以前使用)
特点:
1、 铜管、线管混装,没有独立的位移固定卡。空调运行时,管道存在抖动及噪音;
2、 角钢、丝杆等需要现场切割、打磨制作。耗时长,对技师工艺要求高;
3、 冷凝水管吊卡采用UPVC胶水连接,需要手工调节排水坡度,依赖人工,稳固性一般;
4、钻孔多,增加损坏楼板内管、线的风险。铜管吊卡需在吊顶上钻至少2个孔固定、冷凝水管需单独钻1个孔固定。水管需采用单独固定、无法集成在铜管吊卡上;
5、组装繁琐,需要的 配件11种(需要工地组装)、工具5种(套筒扳手、螺丝刀、叉扳手、毛刷、胶水)。
2.0版 丝杆吊装(2011~2012年使用)
特点:
1、在1.0版基础上增加了铜管的独立管卡及套环固定、线管绑扎,加强了安装稳固性;
2、取消了丝杆,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工作量,但仍无法避免需要进行角钢切割、打磨;
3、减少了一部分楼板墙面钻孔数;
4、组装的工作量有所增加,配件23种(工地组装)、工具5种(套筒扳手、螺丝刀、叉扳手、毛刷、胶水)。
3.0版 桥架工艺(2012~2017年使用)
专利号:ZL 2012 2 0079974.X
特点:
1、吊装后的成品美观度大幅提升;
2、铜管、线管均加入独立的固定卡,稳固性大幅提升;
3、取消了角钢,重新加入少量丝杆用于冷凝水管固定,减少了现场切割、打磨制作工作量和施工风险;
4、冷凝水管与铜管吊卡组装在一起,减少了楼板墙面钻孔数量,同时加强了稳固性;
5、组装繁琐程度也有所改善,23种配件中,将其中15种进行预制,施工工具也只需要螺丝刀、叉扳手即可进行。
4.0版桥架工艺(2017年9月至今)
专利号:ZL 2017 2 0252305.0
特点:
1、楼板墙面钻孔数量减少到只需要1个,并且铜管、冷凝水管均能整合在一起固定,稳固性很高;
2、可与新风管道一起固定,减少吊顶空间占用;
3、采用快速组装模块安装,现场组装只需套筒扳手,无现场切割、打磨,更快更标准,对安装技师依赖更小;
4、用卡扣连接,冷凝水管坡度调节简便;
5、采用ABS材质制作,无生锈的风险。